文章主要观点
- 1、工伤停工留薪期如何定
- 2、工伤认定后,停工留薪期怎么计算?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 3、工伤认定停工留薪期
- 4、工伤的停薪留职起止时间的规定
- 5、停工留薪期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 6、工伤停工留薪期是怎样规定的?
工伤停工留薪期如何定
工伤停工留薪期应结合工伤职工的伤情以及医院出具的意见来确定,一般不会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可以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在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尚未作出认定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带薪停工的期限往往存在争议。
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停工留薪期】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医疗。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是什么? 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继续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的期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后,停工留薪期怎么计算?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医疗期为住院开始至康复出院结束。正常情况下,医疗期包含在停工留薪期内,因为工伤等级的认定只能在治疗结束后才能做。但是停工留薪期最多只能算十二个月,如果其中有一部分在十二个月后需要治疗,那么医疗期还会继续。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根据上述规定,停工留薪期的期间应当自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开始,至工伤职工伤残等级评定后结束。
法律依据:根据《中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认定停工留薪期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不应变。岗位工资、岗位补贴、安全绩效奖金属于工资总额范围内,单位应当全额支付。对于浮动性质的工资,单位可以参照职工正常劳动所得来支付其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待遇。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可以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的时间不可以超过12个月。
工伤的停薪留职起止时间的规定
1、法律分析:因工伤导致的停薪留职,一般不超过12个月,适当延长的,延长期也不超过12个月。具体的停工留薪期期限需依据受伤情形和相关规定来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停工留薪期有异议的,可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确认。
2、法律分析:停薪留职的时间一拿运咐般不超过二年,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辩尘,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
3、久病不愈超过一个月者。因特殊情况暂时不能上班者。企业不需要的富余职工,允许“停薪留职”。对于未经批准而擅自离职的职工,按自动离职处理。
停工留薪期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停工留薪期从受伤当天起计算。 停工留薪期的时限由工伤职工受伤的伤情来决定。法律分析从受伤之日起计算,一般吧能超过12个月。
一般是从工伤发生至治疗终结可以工作之日,如果经劳动能力鉴定,应计算至劳动能力鉴定之日。最长不超过12个月。
接受治疗的时间算入停工留薪期。停工留薪期是从受伤休息之日开始计算。从业人员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治疗的,自其停止工作至重返岗位或者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期间称为停工留薪期。
工伤停工留薪期是怎样规定的?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停工留薪期规定具体如下:职工经企业批准停薪留职的,其在原企业的工资总额,可以由原企业留作工资储备金使用;职工在停薪留职期间要求调动工作的,原单位应当支持。
法律主观:法律规定的停工留薪期是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时间,由用人单位支付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且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